处暑是24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,是暑气结束的时节,“斗指戊为处暑,暑将退,伏而潜处,故名也。”
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,人体的阳气由升发转为收藏。此时起居作息也要顺应自然作相应地调整。进入秋季养生,首先调整的就是睡眠时间,宜早睡早起。
处暑的饮食宜忌:
1、宜食清热安神之品,如银耳、百合、莲子、蜂蜜、黄鱼、干贝、海带、海蜇、芹菜、菠菜、糯米、芝麻、豆类及奶类。
2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,避免燥邪伤害,同时有助于人体阳气的收藏。
3、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,如西红柿、辣椒、茄子、马铃薯、梨等。
4、多吃碱性食物,如苹果、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。
5、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,如鸡蛋、瘦肉、鱼、乳制品及豆制品等。
6、保持饮食清淡,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物,如辣椒、生姜、花椒、葱、桂皮、酒等;
7、少吃油腻的肉食。
此外,还应多喝水,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。
精神养生方面:保持内心宁静,情绪乐观,舒畅胸怀,抛开一切烦恼,避免悲伤情绪,是秋季养肺的一个好方法。
运动养生方面:秋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,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锻炼,长期坚持可增强心肺功能。跑步是目前最佳的有氧运动,它能增强血液循环,改善心脏功能;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,减轻脑动脉硬化,使大脑能正常工作。
药物养生方面:秋季药补的基本原则应以滋润为主,忌耗散。常用的药物有西洋参、沙参、芡实、玉竹、天 冬、麦冬、百合、女贞子、胡麻仁、干地黄等。
推荐几个食疗方:
1、冰糖炖雪梨:有清热润肺,止咳的功效,可用于秋天干咳无痰。
2、梨+花椒,可用于风寒咳嗽。做法:用筷子在梨身上戳30-50个洞,将花椒放进洞中,隔水炖,饮汤。
3、百合银耳粥:材料:鲜百合50克,银耳10克,大米100克。功效:有润肺养阴,健脾生津作用。
4、陈皮荷叶鸡汤:做法:陈皮一个、荷叶6克、半只鸡加水用砂锅炖,水开后煮30-40分钟。作用:清内热润燥,理气降脂,解秋乏。
作者简介
李建汉,云浮市名中医,内三科主任,主任医师
擅长:慢性胃炎、消化性溃疡、萎缩性胃炎、肠道疾病、便秘、肝胆疾病、糖尿病,甲状腺疾病,及其他一些内科疾病。
个人简介:云浮市名中医,科主任,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,曾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进修。从事脾胃病科、内分泌科及相关内科临床工作30余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