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中医养生 > 正文
立秋凉风将至,末伏天灸防病
发布时间 : 2025-08-07 17:39
来源 : 罗定市中医院
浏览次数 : 45 【字体:
背景颜色:
分享到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立秋前一日览镜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[唐]  李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万事销身外,生涯在镜中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惟将两鬓雪,明日对秋风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一、立秋凉风将至

北京时间2025871351分,迎来秋季的第一个节气——立秋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立,始建也。秋,揫也,物于此而揫敛也。”立秋就是指秋季的开始,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135度。“秋”字由禾与火组成,表示谷物成熟的意思,有农谚:“立秋十八日,寸草皆结籽。”立秋意味着谷物开始成熟,草木都开始结籽。古人感受到立秋时的物候变化是:一候凉风至,二候白露降,三候寒蝉鸣。立秋后,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,偏南风逐渐减少,风起时会有一丝凉爽的感觉,但由于白天光照依旧很强烈,到了夜晚凉风刮来,形成了一定的温差。清晨就会有雾气产生。同时,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。

二、立秋天象及古人的祭祀仪式

立秋日的晚8点以后,二十八宿中的尾宿在逐渐接近中天位置。尾宿,顾名思义,指的就是苍龙的尾巴,9颗星排列成弯曲上翘的龙尾形状,在西方星座中正好对应天蝎座的尾部。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尾九星,后宫之场,妃后之府。《宋史·天文志》“神宫一星,在尾宿第三星旁,解衣之内室也。”尾宿指代天子的后宫,而尾宿的附星“神宫”则为后妃们更衣的内室。立秋当天中午时分,在北京古观象台利用圭表测得日影长度约为三尺四寸三。

二分二至和四立,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,古人十分重视,官方会在当天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立秋之日,天子亲帅三公、九卿、诸侯、大夫,以迎秋于西郊。还反,赏军帅、武人于朝。”《后汉书·志第四·礼仪中》载:“立秋之日,夜漏未尽五刻,京都百官皆衣白,施皁(zào,同“皂”,黑色)领缘中衣,迎气于白郊。礼毕,皆衣绛,至立冬。立秋之日,白郊礼毕,始扬威武,斩牲于郊东门,以荐陵庙。”而民间也有不同形式的庆祝方式,《东京梦华录·卷八》:“立秋日,满街卖楸叶,妇女儿童辈,皆剪成花样戴之。”

三、立秋的养生及末伏天灸防病
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载:“秋三月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,逆之则伤肺”。《津门杂记·岁时风俗》载:“立秋之时食瓜,曰咬秋,可免腹泻。”民国时期出版的《首都志》:“立秋前一日,食西瓜,谓之啃秋。”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称称人,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,如果轻了,今年夏天则是“苦夏”。人在盛夏往往食欲不佳,而凉风一来,就要“贴秋膘”。就是立秋这天要吃各种各样的肉,《京都风俗志》:“立秋日,人家亦有丰食者,谓之‘贴秋膘’”。

立秋尚未秋,末伏仍是伏。农历历法规定夏至之后的第3个庚日是初伏,第4个庚日是中伏,立秋之后的第1个庚日是末伏,称为三伏天。所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,往后10天为末伏,此时段的天气不会即刻转凉,往往炎热依旧。庚是十天干之一,五行属金,金曰从革,具收降之性。今年的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二天(89日),我院将继续在当天开展三伏天灸活动,利用庚日天气收降之性,外敷温阳药以补充体内阳气,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。天灸疗法历史悠久,这种疗法已有1700年历史。今年在帮扶工作队的推动下,将广东省中医院省级非遗项目“岭南传统天灸”平移我院。广东省中医院天灸专家亲临我院现场培训,指导天灸开展;天灸药粉制作同样在广东省中医院天灸专家指导下制作,刺激性强、药效猛、起效快,可达到更短的贴敷时间、更好的天灸效果,贴敷时间缩短至3045分钟(儿童10-15分钟),和既往贴4小时的同样疗效,可避免长时间灼痛,患者耐受性更佳,品质更有保证!同时全面采用广东省中医院经过多年临床验证、针对不同病种的独家精准配穴方案,摒弃“穴位堆砌”,精选8-10个核心穴位,直调脏腑经脉气血,配合天灸药物,温阳通络效果显著提升,疗效更有保障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省中医同款的省级非遗“岭南传统天灸”疗效,体验到传统中医瑰宝的独特魅力。

 

 

作者简介

彭家柱,门诊部主任,云浮市名中医,主任医师

擅长:针药结合对内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治疗。

个人简介:云浮市名中医,广州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。1995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本科毕业,1999年到中山二院进修急诊,从事临床工作至今。连续六届担任“中华医道—中医核心基本理论探源工程”专家委员。发表论文十余篇,出版第一、第二、第三版专著《阴阳会通解伤寒论》(中山大学出版社)三部,主持两项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,均获云浮市科学技术三等奖。

 

(供稿:门诊)    

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
分享到:
相关文章
版权所有(c) 罗定市中医院 ,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、镜象 网站地图
主办单位: 罗定市中医院  承办单位: 罗定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
罗定市中医院 制作和维护   
ICP备案: 粤ICP备09004295号    网站标识码:4453810038    公安备案: 粤公网安备 44538102000008号